【致和关注】深圳探索党建引领下纠纷调解社工服务的新实践
近期,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纠纷调解领域专业委员会,涵盖全市15家社工服务机构,联合行业力量,推进纠纷调解社会工作服务纵深发展。
2022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通过,提出将调解员纳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水平评价体系,社会工作在大调解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
2023年,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为纠纷调解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新空间,同时也对党建引领下提升纠纷调解社会工作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联合调解平台,社工为居民开展调解服务
经过多年实践,深圳纠纷调解社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了“红心党建调解工作室”“龙岗区社会组织矛盾纠纷调解室”“小姜调解工作室”“老洪调解工作室”等众多品牌,开展了“铁嘴道场”一所一治理服务、“幸福家园”家庭关系调解、“调解专家+特约调解员+调解志愿者”三位一体联合调解服务等优质项目,创新调解工作模式与服务手法,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做好调和群众矛盾的“减压阀”,织牢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网”。
2021年12月,深圳市发布《信访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等7项社会工作地方标准,为纠纷调解等领域社工服务提供科学化标准化指引。
两年来,在深圳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及各社工服务机构广泛开展标准宣贯、标准实施应用等工作,根据标准制定内部工作规范,开展培训课程,形成经验手册,着力提升纠纷调解领域社工的实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深圳纠纷调解社工服务广受肯定,多名调解社工获评国家级、市级、区级“优秀调解员”“十佳调解员”荣誉,其中,社工洪铭源于2023年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同时,社联等各社工服务机构参与发起成立深圳市人民调解协会、坪山区人民调解协会等枢纽型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的行业性专业性优势,探索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
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作为深圳市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于2022年成立社会组织矛盾纠纷调解室,是全市10个社会组织矛盾纠纷调解室之一,致力于发挥枢纽服务和行业自律功能,开展会议制度落实、社会组织换届、劳动争议、经济合同纠纷、会员矛盾等5类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为社会组织矛盾调解提供新渠道。
在开展社会组织纠纷调解的同时,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更凝聚专业力量,增强行业协同,促进纠纷调解领域社工服务纵深发展。
2023年12月,在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党委的指导下,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纠纷调解专业委员会,以进一步推动深圳市纠纷调解领域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促进社工行业基层党组织、政府购买纠纷调解社工服务项目、纠纷调解社工专业力量多方融合,共同探索党建引领下纠纷调解社工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模式。
纠纷调解专业委员会由1家主任委员单位(正阳机构)、2家副主任委员单位(新现代机构、志远机构)及12家委员单位组成。12月20日,经过行业公示,该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生效。
下一阶段,专委会将充分发挥各委员单位党支部书记第一调解人的重要角色,推动党建引领纠纷调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整合资源促进纠纷调解领域行业合作,打造纠纷调解工作经验的分享交流平台,加强纠纷调解领域社工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建设,进一步推动纠纷调社工服务解精细化发展。
“在各级党委指导下组建纠纷调解专业委员会,将有利于推动党的建设与纠纷调解社工服务深度融合,将行业廉洁自律、社会组织矛盾纠纷调解、纠纷调解社会工作服务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群众路线,发挥社工力量,为解决矛盾纠纷、化解基层问题做出积极贡献。”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党委书记王越说。
纠纷调解专委会成立,致力于推动纠纷调解社会工作精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