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指引】做诉源治理改革探路人
2023年,深圳市委政法委推出“政法群英榜”专栏,聚焦政法人物典型事迹,讲述政法英模感人故事,唱响政法英模赞歌,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关爱英模的良好社会风尚。今天,一起来看看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优秀法官韩磊的先进事迹。
韩 磊 宝安法院石岩法庭庭长 四级高级法官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场沉浸式模拟法庭在上屋社区上演,模拟法庭结束后,韩磊详细解答了居民们提出的民间借贷、物业合同、高空抛物等相关法律问题,接地气的讲解引来居民阵阵欢笑。2010年,韩磊到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现为宝安法院审委会委员、石岩法庭庭长,宝安区第七届党代表。 “基层治则天下安!人民法庭最大的优势就是身处基层,因此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出司法机关应有的作用。”近年来,韩磊带领全庭干警,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辖区诉源治理。石岩法庭联合辖区街道办共同推进“无讼”社区创建,获评“2021年度宝安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案例为民服务奖”。2022年10月,石岩法庭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扎根基层 做社区干部的好伙伴 2020年,韩磊上任石岩法庭庭长伊始,就在思考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为此他用两个月的时间逐一走访了辖区十个社区,和街道领导、社区干部、居民群众深入交流,后来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确立了开展“无讼”社区创建的工作思路。 “创建‘无讼’社区,并不是不让老百姓打官司,而是通过在社区提供多元化的解纷服务,让老百姓能够以较小的成本实现最好的化解效果。”韩磊认为社会出现矛盾纠纷就像人生病,诉讼程序是“治已病”,创建“无讼”社区则侧重“治未病”,通过情、理、法的融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纠纷,最终实现“少讼”、“无讼”。为了帮助社区更好的开展“无讼”社区创建,韩磊带领法庭干警在辖区每个社区都建立了“诉调对接站”,并配备一名挂点法官。 李阿姨的女儿与朋友聚餐饮酒,导致呼吸困难,抢救无效死亡,李阿姨遂要求同行聚餐人员赔偿。经公安机关调解,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后当事人来到浪心社区进行调解。在社区挂点法官的指导下,社区调解员耐心释法说理、多次磋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并进行司法确认,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如果没有韩庭长和石岩法庭法官的指导和帮助,这样的纠纷很难化解!”浪心社区工作站站长张艺文说。 “若要开展好诉源治理工作,必须让社区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韩磊表示只有把纠纷化解在早、处置在小,群众才能更有获得感。2021年8月,他推动石岩法庭与石岩街道办联合在全省率先出台《“无讼”社区创建标准体系规范》,让“无讼”社区创建有了明确的指引。2022年,《人民法院报》以“服务前移,让无讼社区落地开花”为题,对石岩法庭推进“无讼”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了报道。 积极联合 做社会调解组织的引路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法庭利用法律专业优势和司法确认制度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育社会调解力量。”韩磊在介绍创建社会调解组织培育基地的初衷时说,只有各种调解力量强大了,才能实现“让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目的。 针对辖区内企业众多,劳动争议和商事纠纷占纠纷总量超60%的特点,韩磊积极走访辖区工会和商会,宣讲多元调解工作的功能和优势,引导工会和商会参与纠纷调解。2020年5月,石岩街道“工会调解工作室”正式成立,并入驻石岩法庭诉调对接中心,2021年4月,韩磊推动深圳市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会和石岩商会联合成立商事调解工作室。 2022年6月,工人小李在工作中受重伤,小李的家属张大爷向用人单位要求赔偿,双方协调无果后被街道工作人员引导至工会调解室。工会调解室的调解员拿出法庭出具的人身损害赔偿调解成功的案例,耐心向张大爷释明了人身损害赔偿款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短短几天张大爷就收到了赔偿款。事后,张大爷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大的事情在工会就解决了!” 2021年以来,两个工作室分别调解劳资纠纷两千余件、商事纠纷一千余件,调解成功率分别达64.4%和48.9%,与此同时,石岩街道劳动争议诉讼案件量实现连续三年下降,石岩法庭相关工作经验被收录进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总工会编著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指南》。 文化引领者 做“无讼”理念的传播者 “很多老百姓遇到纠纷习惯于‘有纠纷到法院’或者‘有纠纷去信访’,并不知道调解的好处,也不知道在哪里能调解,我们挖掘、传播‘无讼’理念,就是想筑牢诉源治理工作的群众基础,让老百姓形成‘有纠纷到社区先调解’的习惯。”为了更好地宣传诉源治理工作和多元调解理念,韩磊利用工作之余,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传统“无讼”理念中的精华,并将之融入到平时的普法活动中,打造了“家安无讼”品牌普法活动。 为了实现更好的宣传效果,韩磊针对不同的宣讲群体制定了不同版本的“无讼”文化宣讲课。面对普通群众,韩磊制作了《我们为什么要打官司》普法讲座,从“为什么会产生纠纷”、“产生纠纷后怎么办”两个角度,深入浅出地向群众宣讲“无讼”理念。面对基层干部,韩磊推出了《传统“无讼”理念对当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启示》宣讲课,从“何为无讼、为何无讼、如何无讼”三个方面,向辖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各社区党委委员宣讲诉源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如何开展诉源治理工作。 “听了韩庭长的讲课,让我们街道干部对诉源治理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清楚诉源治理工作‘为何干’、‘谁来干’、‘如何干’的问题。”石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江日坤这样说。经过不懈的努力,“有纠纷、到社区、先调解”逐渐成为石岩居民化解纠纷的习惯。 文章来源:深圳政法 深圳晚报